随着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,青少年管弦乐队的兴起,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.
众所周知,相对于键盘乐器来说,弦乐器入门难度较大,如果在从零开始起步的关键阶段,学生不能接受正确的教学方法,一旦养成了错误的识谱方式,错误的演奏姿势,错误的音乐思维,这一切在以后的学琴道路上,将很难彻底纠正,后患无穷。因此,大提琴教学从零开始的初级阶段,应该是琴童学琴过程中的重中之重,理应受到广大教师、学生及家长的足够重视。
当一个满怀憧憬,天真懵懂的孩子被带到老师面前,一个大提琴老师首先要和学生及家长做一个轻松地访问式的交流,先探讨学琴的动机。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心态和各方面的需求,看看学生是否已经做好学大提琴的心理准备;学生也需要通过这样的访谈,在头脑中形成对音乐,对大提琴,对老师的初步印象。这个访谈对于教学双方都至关重要。它不仅关系到老师对于学生气质类型的把握,及教学方法的选择,而且关系到孩子对老师的接受与认可的程度,还关系到学生学大提琴的学习动力,直接影响教学成果。
当一个六岁左右的琴童,被问到“为什么要学大提琴?”的时候,能够自发的回答“学大提琴是因为热爱音乐,热爱弦乐器演奏。”的孩子是很稀少的,基本上同天才一样稀有!回答“想当演奏家。”的,也不在少数,但更多的孩子则一脸茫然,回答道:“我妈妈让我学的。”“为了参加乐队,方便升学。”不论面对怎样的回答,教师都应当微笑着表示理解与接纳,让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,对老师产生好感,迅速和老师建立起相互的信任。有了这份信任,孩子会放下陌生感与内心的阻抗,全力配合老师的教学。有很多学生最初就是为了家长和老师的微笑,去刻苦练琴的。教师在看似不经意的访谈过程中,已经为孩子轻轻打开了音乐的大门,引领孩子来到弦乐器演奏的花园,接下来就是拉着孩子的小手,领略各种美妙,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端,相信这一路上一定惊喜不断。